安瑟倫祈禱默想著作中的屬靈觀

-陳凱欣

 

引言

        安瑟倫(1033-1109)是中世紀著名的神學家,他處身的時代正正就是經院哲學在歐洲萌芽之時,他被喻為經院哲學的創始人之一。[1] 經院哲學本來就是為了融和理性與信仰的。故安瑟倫的著作中,除了表現了其理性一面外,他對神的追求渴慕之情也完全融匯在其著作之中。他的理性推論也是為了更深尋求神的真理!可是,大部分的學術研究也是集中於安氏的神學思想,如本體論證神的存在、補償性的救贖論等,很少人注意到安氏本來就是一個修士,他主要的關注點乃是修道、認識神,而不是理性的神學探討。他的神學觀點都是基於要認識神而引發的。故此,不可忽略的是安氏的屬靈觀。在安氏的著作中,早期在修道院中書寫的祈禱和默想文章,都是安氏經過深切默想而寫成的,相信對了解屬靈觀有一定的幫助。本文主要會嘗試從這些禱文和默想文章探討安氏的屬靈觀。

 

.   安瑟倫之生平簡述

        安瑟倫在公元1033年出生於一個古舊的羅馬城市 ¾ 柯士達(Aosta)。他出生的年代雖然不像宗教改革或工業革命等重要歷史時刻,但卻也是新舊思想交替的中世紀年代。他出生於羅馬,但對於當時盛行的律法、修辭學等不感興趣。有資料顯示,安氏的家人曾期望他可以成為柯士達的主教,但安氏對家鄉的歸屬感不大,與家人的關係亦不好;年少之時,曾因與父親吵架,而獨自在外飄流三年。在他的後期寫作中,他也很少提及故鄉柯士達,更沒有提及自己的家人。在他二十六歲那年,安氏結束了飄蕩流離的生活,進入修道院生活,成為一名修道士。在安氏的寫作中,充滿本尼迪克規章的影子,相信這與他於本尼迪克修會中的生活不無關係。此外,安氏在修院中遇見他的恩師朗法蘭克(Lanfranc),雖然後來他們倆人的意見漸趨分歧,但朗氏仍然是安氏的啟蒙師傅;安氏著作中許多寫作和辯證技巧都受著朗氏的影響。安氏安靜地在百克(Bec)的修道院中修道,亦在這段時間,安氏開始著寫不同信件和祈禱文,本文主要探討的「祈禱與默想」著作也是寫於這段時間。安氏的思想強調欲得真理的知識,必須先有信仰,「我不暸解我所信的,但我相信我能了解的,為此我相信除非我信,否則我就不能了解。」安氏雖然被稱為理性主導的「經院哲學」之始創人,但從他「祈禱與默想」著作中,卻又可以看到他對神單純的渴望和追求!

 

.   安瑟倫的祈禱與默想著作

        《祈禱與默想》的著作屬於安氏早期的寫作,寫於修道院之中,在修道院內,安氏曾用心修道,並將許多個人的信仰經歷寫成禱文和默想文章。一系列的作品後來由安氏門下的學生收集而成。多屬個人在信仰上情感上的表達,但對讀者來說卻是寶貴的屬靈提醒和幫助。中世紀後期,《祈禱與默想》相當流行,對信徒的信仰生命有著相當大的重要性。雖然許多的流行的禱文都不一定是安氏的真跡,[2] 但仿傚的人多依著安氏的風格寫作,而且更為簡易明白,這也可能是禱文日後流行起來的原因。《祈禱與默想》的著作多為獨立的禱文和默想性的文章,祈禱的對象不獨是上帝,許多聖經人物和教會歷史人物也是祈禱的對象,而內容多屬內在的反省和向神的呼求。

 

.   用途

1.     個人靈修之用

        安氏大部分的禱文和默想文章都沒有寫明其寫作目的,但有學者認為安氏著寫的第一篇禱文,[3] 是寫給一名稱為艾冬妮(Adelaide)的皇室女士,她是統治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的女兒,一如當時代其他沒有結婚的女貴族一樣,她過著半修道的生活。雖然她的生活有一定的規律性,但卻不像修道院中那般嚴謹。在生活指導上,她需要修道導師指導其生活。而安氏相信就是她的屬靈指導者。她致函安氏,尋求信仰的指導,而安氏的回應,就是今日可以讀到《祈禱與默想》的內容了。這些用作個人安靜靈修之用的禱文,正正就是其個人靈修、默想時的得著。安氏相信讀者若能細心咀嚼禱文,也必可以像他一樣有相同的領受。

 

2.     禮儀之用

        除了個人用途外,安氏的禱文也可見於教會彌撒裡。相信在禮儀崇拜中安氏或其他主教也會誦讀這些禱文,尤其是「領受聖餐前的祈禱」(Prayer before Receiving the Body and Blood of Christ)和「主教對教會聖人之祈禱」(Prayer by a Bishop or Abbot to the Patron Saint of his Church),更是直接與彌撒有關的禱文。事實上,十一世紀後期,教會禮儀年曆已訂定,並且續漸穩定下來。安氏深受本尼迪克規章影響,規章中提倡的秩序也使安氏看重禮儀崇拜,認為有助維持秩序和合一。再者,安氏作為坎特布里的大主教,於彌撒中誦讀禱文實不是一件奇事。

 

        3.     激發人對神的默想

                無論是個人默想,抑或是公開誦讀,安氏都不希望讀者只當禱文是一些文字,隨便讀過便忘記,卻希望讀者能夠細心思量、咀嚼,從而對神有更深的反省。在《上帝存在論》(Proslogion)中,[4] 安氏就在前言中提到禱文的目的,這也可算是其他禱文的寫作目的。「所以,我從一個嘗試提升人到默想神的角度,寫了以下短短的文章,去處理這個問題(神存在的問題),使人更多明白他們所相信的。[5] 可見,安氏寫作這些禱文和默想文章,主要也是為要幫助人去更認識神,更深反省信仰。

 

.   寫作特色

1.     與詩篇關係

        安氏的禱文內容與詩篇息息相關,許多禱文都是由詩篇所引發的。舉例來說,閱讀詩篇23篇「耶和華是我牧者」後,緊隨的禱文是「主啊!作我們的牧者,我們就必不致缺乏。除了你以外,我不求其他的領導;除了你的榮耀外,也不求其他的草場。引導我們行在義路上,我們就不會迷失。」[6] 可見,安氏的禱文也深受聖經,尤其是詩篇的影響的。

 

2.     默想性

        雖然有些安氏的禱文會在彌撒中誦讀,但大部分的禱文都是於內室念讀思想的。安氏就在《上帝存在論》的禱文中,呼籲人放下其日常的工作、顧慮和重擔,去尋求神。[7]

 

3.     強烈的情感表達和想像力

        在禱文之中,安氏經常強烈地表達其對上帝的渴求和愛慕:「我主,我的創造者,你肩負我,也滋養我,成為我的幫助。我渴想你,我渴慕你,我切慕你,我為你而嘆氣,我戀慕你。」[8] 這些都是典型安氏對神的呼求。此外,安氏也運用其豐富的想像力,在禱文中想像禱告對象的處境。好像在對彼得的禱告裡,安氏就投入了在彼得經歷中,想像他出賣主的心情,又想像他為主殉道時的心態等。安氏的確運用了許多的想像力在其禱文中。

 

.     對象

現今大部分的禱告對象都是上帝或耶穌基督,但安氏的禱告卻包括其他人物,無論是聖經人物如彼得、施洗約翰和保羅等,或是教會歷史中的人物如聖本尼迪克(St. Benedict)和尼哥拉(St. Nicholas),都是安氏的祈禱對象,甚至死物如十字架都是安氏的禱告對象。其中最具爭議性的禱告對象,相信莫過於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了。在這些特別禱文中,安氏會首先默想這些禱告對象的生平,他們生平的事蹟大都是值得稱揚的,可是在向彼得禱告的禱文中,安氏也曾提及彼得賣主的經歷,以表明人的軟弱。但彼得能從軟弱中再次站起來,成為教會的磐石,這亦為軟弱信徒效法的榜樣。正因為這些「聖人」之不朽經歷,安氏認為他們會是一個上選的代禱者,故安氏特別向他們禱告,請求他們為他代禱。

 

丙.      著作中的屬靈觀

.   罪、審判和憐憫

        人的罪、神的審判與憐憫可以說是安氏祈禱文中的重要主題。

1.   

在安氏的筆下,人似乎活在一個完全被罪和軟弱所控制的處境中,人完全無法靠自己脫離這種處境。雖然安氏很清楚神已籍著耶穌基督成就救恩,但安氏卻認為人仍然無法擺脫罪,人仍然是非常軟弱!在安氏向施洗約翰祈禱的禱詞中,安氏看到施洗約翰在神的恩典下,能夠成為神的朋友;可是與施洗約翰相比之下,安氏卻發現自己雖擁有救贖的恩典,但卻仍處在罪惡之中,無法自拔!「在罪惡中,我被造和出生,但你()潔淨我,可是,我卻弄污自己,甚至比以前更甚。……我在必然的罪惡中被造,可是我卻自願地、有準備地、公然地去犯罪;……憐憫的主,你卻除去這些原罪,替我蓋上清白的衣裳,應許我將來永不再敗壞;可是我卻將自己埋葬在卑劣的罪惡下,漠視你一切的應許,我寧可選擇永遠沉淪的憂傷。」[9] 事實上,安氏這種「全然敗壞」的思想,也可從其向聖人禱告之獨特習慣中可見,正因為安氏認為自己是敗壞的,公義的神未必會聆聽其禱告,故特別請求那些有好德行的聖人,為其代禱。基於這種罪的綑綁,安氏在禱文中充分表現出,他是一個經常為罪自疚的人。

 

2.     審判

 在安氏的眼中,人無疑是完全敗壞的。雖有救恩的恩典,但卻仍不能脫離罪惡。因此人根本無法脫離公義神的審判。在安氏向司提反禱告的禱詞中,安氏就生動逼真地描述了人接受審判的情境:「你看,被告站在巨大的法官面前,他被控多條大罪,他的良心和法官的眼可作見証。他沒有做過任何好事,以抵償他的惡行。..可怕的是法官的嚴明和正直,因為他的控罪實為至大,他又實在是全然敗壞。法官的判詞一出,就不能改變;獄中絕無挽救之法,且有巨大的刑罰;執刑者正在等候施刑,正正就是等候那咒詛的判詞發出。[10] 在公義審判和人無法脫離罪的現實下,安氏彷彿時常陷於無助的處境中。

 

        3.     憐憫       

在人的軟弱和限制中,人無法從罪惡中走出來;可怕的是,神是公義嚴明的法官,任何罪都不會逃過祂的法眼。在這個無助的困局中,安氏的出路就是向神求憐憫。神不單是一個公義的神,更是一個憐憫的神!安氏的禱文中,無論是向神的禱告,抑或是對聖經人物、教會歷史人物的禱詞,很大篇幅都是在於求憐憫;求恩慈的神施下憐憫,亦請求有正直生命的聖人發慈悲,替罪人代求。「全能的神,恩慈的父,我的好主人,憐憫我這個罪人。赦免我的罪,使我可以勝過一切的網羅、試探和有害的歡愉。[11]

 

二.      基督觀

        1.     救贖者

在安氏的眼中,耶穌基督明顯是那位救贖者。在眾多不同的禱文中,一篇以耶穌基督為對象的祈禱文,[12] 安氏就以「我的救贖者、我的憐憫和我的救恩」(my Redeemer, my Mercy, and my Salvation)來稱呼主耶穌基督。耶穌基督也是創造主,是創造和滋養人的那一位。此外,雖然安氏的祈禱文多為個人信仰感言,但也脫不開任何基本的神學思想。耶穌基督的受苦、埋葬、復活和升天也於禱文中被詳細記載。若果比較向基督禱告和向神禱告兩篇禱文,可以發現兩者的不同。向神禱告多是求恩典,求憐憫;但向基督禱告,卻包括了基督在世生平的描述,就好像其他向聖人禱告之禱文一樣。但若比較向基督禱告和向其他聖人禱告之禱文時,卻又可發現兩者間也存有差異,在向聖人祈禱的禱文中,安氏表達和情緒均較為平靜,懇求也沒有那麼逼切和直接,這可能因為藉著他人之代求尚為間接;但當直接向基督禱告時,感情表達可以更為直接了當了。從這些比較中,也可見耶穌基督在安氏眼中的獨特地位。三位一體的神,只有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但同時亦為神,正是同一個位格,但卻有神人兩性。[13]

 

        2.     母性形象

從安氏的祈禱文中,也可發現基督母親的形象。在向聖保羅禱告之禱文中,聖保羅被視為一位母親,乳養教導他的兒子們。安氏甚至在禱文中稱呼聖保羅為母親,並請求他向神為兒子們禱告代求。在安氏的思想流程中,他後來思想到聖保羅的母親角色與耶穌甚為相似,他發現到耶穌也是一位母親,有著母親的形象:「耶穌,你豈不也是一位母親嗎?你豈不是母親,好像母雞招聚小雞在其翅膀下嗎?真的,主!你是一位母親。……因為你曾因為要將生命賜予給他們()而親嘗死味,藉著死你生下他們。……你是父親,你同時也是母親,在能力上你是父親,在情感上你是母親;在權力上你是父親,在溫柔上你是母親;在教導上你是父親,在憐憫上你是母親……[14]

        綜觀安氏的基督觀,擁有著西方神學思想中神人二性的概念,可是同時間基督在眼中卻又是一個溫柔憐憫的母親。母親的溫柔憐憫的形象似乎在安氏的思想中佔有一定的重要價值,不然,他不會視聖保羅和基督為母親。此外,馬利亞在安氏的屬靈觀中也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她是上帝之母,是人在神面前的代求者。相信這乃受到當時流行「上帝之母」的思想影響,連帶基督的形象也帶著母性。

 

三.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     以基督為根基

        安氏的祈禱多數屬於他個人與神、與聖人之間的溝通,在祈禱中渴求神的憐憫和人的代求。可是,這不代表他是一個孤僻獨處的人,只著眼於個人的信仰經驗。在他的祈禱集中,有兩篇禱文特別記載到安氏為他人代求的禱文:一篇為友人代禱文,另一篇則是為敵人祈禱的禱詞。在兩篇禱詞中,充分反映了安氏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看法。安氏認為他必須遵守誡命愛人,但這是因為耶穌基督愛人的緣故。安氏感受到耶穌基督的大愛,並希望回饋祂的愛,故他願意遵守愛人如己的命令,去愛身邊的人,正如耶穌基督如何愛他一樣。換句話說,安氏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基礎乃是在於耶穌基督,因著耶穌基督的愛,人才能彼此相愛,他才可以去愛身邊的人,為他們禱告。正如他的禱文記載:「現在,我已白白地得到你賜予甜蜜的施捨,()我愛所有的人,在你裡面,也為你的緣故,雖然這並不是我應該或我非常願意的。[15]

 

        2.     補償己罪       

此外,從禱文中也可以觀察到,安氏對人的愛多少也有點補償性質。在他為朋友代禱的祈禱文中,他提及到為朋友代禱時所遇到的掙扎。他願意為朋友代禱,但同時卻又受到罪惡的指控,以致他不敢為他人禱告。安氏在順從愛人如己的命令和罪惡指控之間掙扎,最後他的結論是:「所以或許順從可以醫治前設(指人的犯罪),慷慨(指愛身邊的人)可以補償我眾多的罪惡。[16]    這思想可能與後來發展的補償救贖論有關連。

總的來說,友誼、人際關係在安氏的屬靈觀也相當重要的,有學者曾作出詳細的研究,根據安氏的回憶錄記載,安氏在修道院中最重要的特點,除了研究聖經外,就是忠誠的友誼和神祕經驗。[17] 雖然這結論還有待驗證,但安氏基於耶穌基督的愛,而對他人的有愛心,應該是沒有值得懷疑的。

 

丁.      影響安瑟倫屬靈觀之因素

.   聖經

        在安氏的祈禱文中,雖然很少直接引錄聖經的經文,但無可置疑的是,他對聖經內容非常熟識。曾有學者研究安氏著作,發現安氏的著作思想幾乎包含了每一卷聖經的內容。[18] 安氏在修道院中專心研讀聖經,聖經的內容早已熟讀,基於聖經的內容,再細心默想反思,大部分的禱文內容都是由經文出發。著名的《上帝存在論》的開始,也是由詩篇第十四篇首節:「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作為出發點,去思想神的存在。安氏可以說是將聖經的內容完全吸收,然後詳細默想,就好像一條河流由不同小溪聚合而成一般。[19]

 

.   本尼迪克規章的影響

        安氏從沒有忽視其修士的身份,當他決定在百克的修道院中當修士的時候,就立志生活在本尼袖克的規章之下。[20]  本尼迪克的規章最大特色在於其穩健的制度和規律的生活,比較前期的修道主義思想,本尼迪克式的修道脫離神祕主義的色彩,又調校了過份熱情的宗教心。專注以聖經為主導的靈修操練,以祈禱為基督徒修道的中心。修士每天除了定時禱告外,更專注體力勞動工作和學習聖經,有正常的飲食和休息。[21]  安氏在本尼迪克規章的影響下,在其祈禱與默想著作中,也充份表現到其對聖經默想的專注和信仰生活的準則。在理性主義與神秘主義之間,安氏也是偏向以理性的層面理解神,這也可能是受到本尼篤克規章之影響。

 

.   希坡的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帶出的神學思想影響深遠,安氏也是其中一個深受其影響的人。在安氏修道期間,可能飽閱奧氏的著作,使其思想也深受其影響。有學者曾對安氏和奧氏的作品作出詳細研究,發現安氏的作品,無論是寫作風格、思想模式和默想形式都非常類似,顯然奧氏的著作和思想深刻地影響著安氏。[22] 強烈的內在反省和深切的罪疚觀都是奧氏的思想特色。在奧氏的作品《懺悔錄》之中,奧氏經常為到自己昔日的放蕩不羈而作出反省和深深的自責。在安氏的祈禱集中,同樣可以觀察到類似的思想,安氏經常為到自己的罪而深深的自疚,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不能抵擋罪惡的誘惑。雖然,安氏對罪惡之敏感很大機會與其本身性格有關,但卻不容否定奧氏對其之影響。不單如此,安氏早年在修道院中完全退隱的生活,更將安氏帶到一個更深的自省中。這種自省常將安氏帶進許多的不安裡,長期深切默想己罪使安氏常處於不安和懼怕裡,這些思想都可以從其禱文中反映出來的。安氏對罪的敏感度和不安實較奧氏更甚!

 

.   流行思想模式

        安氏與奧古斯丁的思想雖然有許多類同的地方,但他們所處身的時代和成長背境不同,思想模式也有不同。奧氏處身的時代,正正就是科學理性主義和神聖啟示兩大傳統之間的掙扎期。奧氏在信主前,通曉希臘思想如柏拉圖主義;另一方面,他又深深體會人的限制,唯靠神的恩典才可以使人明白相信。奧氏就一直在這兩個傳統之間徘徊。可是,到了安氏處身的年代,這兩個傳統已經開始融合和互相支持,故安氏的思想也同時融合了這種思想模式。[23]《上帝存在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上帝存在這問題上,安氏一方面在禱告中尋求神的啟示,另一方面卻以理性和邏輯去追尋上帝的存在。

 

結語

        經院哲學本來就為了調和理性與信仰,或以哲學來服事神學。雖然後來的發展著重理性多於信仰,但從安氏的屬靈觀中可以看到,安氏的思想的確是揉合了理性與信仰。他對己罪的敏感,使他常處於極度不安的情緒中,必須時刻尋求神的憐憫,耶穌基督母性的角色也可能是根源自安氏這種對審判的恐懼,希望耶穌基督可以施恩憐憫,猶如母親一般。這份不安和恐懼也驅使安氏不斷尋求神的同在和認識神的救贖。此外,安氏對信仰的執著,影響了他對人的態度,他愛人原只是因為這是耶穌基督的命令。這份信仰的執著也可見於他對聖經的熱衷,影響後世至深的本體論証神的存在,都是源於他的祈禱和默想經文:「愚患人心裡說:沒有神。」由此可見,安氏的而且確在融合理性和信仰。處身於中世紀初的安瑟倫,正正就是活在修道時代與理性時代之交接期,故此,安瑟倫的思想屬靈觀裡,也正好反映著這思想過渡和交替!

 

參考書目

Brecher, Robert. Anselms Agrument. Hants: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85.

Evans, G. R. Anselm. Wilton: Morehouse-Barlow, 1989.

Fleteren, Federick Van & Schnaubelt Joseph C. Twenty-Five Years(1969-1994) of Anselm Studies.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6.

Hick, John and McGill Arthur C. The Many-Faced Argument. New York: Macmillan, 1967.

Southern, R. W. Saint Anselm A Portrait in a Landscap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Southern, R. W. & Schmitt F.S. ed. Memorials of St. Ansel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Ward, Benedicta, S.L.G. trans. The Prayers and Meditations of Saint Anselm with the Proslogion.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3.

 

回主頁

 



[1] 趙中輝編著:《英渶神學名詞辭典》(台灣: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1998),頁23

[2] 近代有不少研究,嘗試對安氏的作品作出鑑證,分辨哪些才是安氏的真跡,尤其是安氏後期的作品,有更多是屬於安氏學生或後人,仿傚安氏風格,托其名公諸於世。有關詳情可參閱Federick Van Fleteren & Joseph C. Schnaubelt, Twenty-Five Years(1969-1994) of Anselm Studies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6), Introduction. R. W. Southern & F.S. Schmitt ed. Memorials of St. Ansel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ntroduction..

[3] R. W. Southern, Saint Anselm. A Portrait in a Landscap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91-93.

[4] 雖然以論證上帝的存在為主,但卻不折不扣地是一篇禱文,安氏向神禱告,尋求更認識神,是禱文中表達了安氏對上帝存在的理解。

[5] 英文翻譯為 “ So I have written the following short work, dealing with this matter and with several othe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meone trying to raise his mind to the contemplation of God, and seeking to understand what he believes.” 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The Prayers and Meditations of Saint Anselm with the Proslogion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3), 238.

[6] 英文翻譯為”Lord, be our shepherd, and we shall lack nothing. We desire no other leader than you, no pasture other than your glory. Lead us in the paths of righteousness, and we shall not go astray.” 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37.

[7] “Come now, little man, turn aside for a while from your daily employment, escape for a moment from the tumult of your thoughts. Put aside your weighty cares, let your burdensome distractions wait free yourself awhile for God, and rest awhile in him. Enter the inner chamber of your soul, shut out everything except God and that which can help you in seeking him , and when your have shut the door, seek him. Now, my whole heart, say to God, ‘I seek your face, Lord, it is your face I  seek.”  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239.

[8] “My Lord and my Creator, your bear with me and nourish me - be my helper. I thirst for you, I hunger for you, I desire you, I sigh for you, I covet you.”  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94.

[9] 英文翻譯為“In sin I was conceived and born, but you washed me and sanctified me; and I have defiled myself still more….In sin I was born in sin of necessity, but these sins I commit willingly, readily, and openly……You set aside, merciful Lord, the old rags of original sin, and clothed me in the garments of innocence, promising me incorruptibility in the future; I busied myself with sordid sins; despising what you had promised.”  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128.

[10] 英文翻譯為“For see, the accused stands before the tremendous Judges. He is accused of many and great offences.  He is convicted by the witness of his own conscience and by the witness of the eyes of the Judges himself.  He has done no good deeds that can be weighed against the bad ones….. Terrible is the severity of the Judge, intolerable strict, for the offence against him is huge.” 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175.

[11] 英文翻譯為“Almighty God, merciful Father, and my good Lor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  Grant me forgiveness of my sins.  Make me guard against and overcome all snares, temptations, and harmful pleasures.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91.

[12] 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93-99.

[13] G.R. Evans, Anselm, (Wilton: Morehouse-Barlow, 1989), 60.

[14] 英文翻譯為“And you, Jesus, are you not also a mother? Are you not the mother who, like a hen, gathers her chickens under her wings? Truly, Lord, you are in labour….. For, longing to bear sons into life, your tasted of death, and by dying you begot them…….Even if you are father, you are also mother. You are fathers by your effect and mothers by your affection.  Fathers by your authority, mothers by your kindness.  Fathers by your teaching, mothers by your mercy.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200.

[15] 英文翻譯為“And now, insofar as I have already received the sweet alms you freely give, I love all men, in you and for your sake, though not so much as I ought or as I desire.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213.

[16] 英文翻譯為“So perhaps obedience may heal presumption, and charity may cover the multitude of my sins.Benedicta, Ward, S.L.G. trans., 214.

[17] R. W. Southern, Saint Anselm: A Portrait in a Landscap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67.

[18] Ibid., 70.

[19] Ibid.

[20] G. R. Evans, 9.

[21] D. Bernard Marechaux, 候景文譯《聖本篤的身世會規及靈修》(香港光啟出版社1980), 61-98

[22] R. W. Southern, 71-82.

[23] Ibid., 82-87.